李常受文集一九五九年第二册
关于生命与事奉的问答交通
第四章 与同工们的交通(二)—话语职事要注重灵与生命
读经:徒十三1~3,帖前一3~8,腓一19~21,罗十四17~18,结四四22,林后一8、9
壹 我们在召会里讲论有关安慰、劝勉、教训的话,都必须配合生命;因为这些话乃是在生命里,目的是要将神的生命调和到人里面—林后一9:
一 许多基督徒读圣经,往往只读到表面的枝节和皮毛,诸如,苦难的安慰、道德的劝勉、处世的教训和宗教的热心等—结四四22:
1 圣经的中心,圣经的根本,就是神要在祂儿子里面来作人的生命;在召会中所有话语的供应,都应该联于神来作人的生命,好叫人得着神的生命,并且凭这生命、靠这生命而活在神面前—林后一8。
2 我们讲解圣经,必须越过那些表面的枝节、皮毛,进入深处,才能摸着圣经的灵,接触到圣经的核仁,帮助人认识圣经的要素—林后一9。
二 尽话语职事应超越个人经历—林后一12:
1 按照圣经记载,不论是旧约的申言者或是新约的使徒尽话语的职事时,有时必须传讲超过他们所经历的事;譬如使徒约翰写到新耶路撒冷,显然就是超过他的经历—林后一12。
2 作话语出口的人若是刚强、丰富,他对真理的看见定规超过他生命的经历;超过得越多,就越刚强、越丰富—林后一12。
3 一个服事话语、作话语出口的人,必须竭力追求认识真理,并在生命上有长进;我们需要祷告并寻求,直到我们所传讲的真理成为自己的经历—林后一8、9。
三 尽话语职事不在于深浅而在于灵的释放—林后一8:
1 无论传讲的内容是深或浅,听的人懂或不懂,尽职事者的灵一定要活;灵释放了、刚强了,灵就能出来摸着人的灵,也才能将生命供应给人—林后一9。
2 不要以为福音是一件事,真理又是另一件事;我们对人传讲真理,就是传福音,真理就是福音—林后一12。
3 一位弟兄的见证显示,他听倪弟兄的信息如同从天而来的一只手臂,将他从水里救到岸上,帮助他冲过了难关;这见证说明我们所讲的道是深或浅还是其次,最重要的是要有灵和生命—林后一8、9。
贰 主恢复中工作的开展与差会是有分别的,我们不是单单为了开展工作而开展,我们的重点是要作主的见证;我们必须为着恢复主的见证而开展工作—徒十三1~3,帖前一3。
一 基督教虽然反对我们,但同时又传讲、使用我们的信息和出版的文字;论到工作开展与见证的关系,首先要注重的是见证,其次才是开展—腓一19。
二 召会从耶路撒冷扩展到安提阿,就着当时来说,两地的距离非常遥远,但因着召会的见证是刚强、丰富的,生命就能满溢而向外涌流,产生召会的扩增—徒十三2:
1 我们虽看见并承继了历代所恢复真理的亮光,也认为必须在工作上有所开展;但如果我们的光景是贫穷、软弱的,怎能忠信的承继主的恢复—腓一19、20。
2 我们必须先得着神常时的话,并学习借着祷告,使神将祂常时的话转变成即时的话,让祂的话在我们里面活泼、有能的作工并运行—罗十四17。
三 主在我们中间赐给我们许多真理的亮光和启示,但我们的属灵光景仍旧是软弱的;如果我们不够丰富、刚强、满溢,则工作的开展只会叫我们更软弱—帖前一7、8:
1 根据去年到西方国家访问、观察的心得,目前我们还无法与他们有太多的接触与交通,因为我们本身还不够强;在与西方圣徒的交通上,我们必须有智慧—罗十四18。
2 我们虽然扩展得快,但属灵光景却仍然很弱;这样,就不容易有明显的见证与彰显,所以我们要着重地方召会的实质和见证—腓一21。
四 在台湾大传福音,目的不是为了扩充,乃是为着加强召会的见证;每周我们会有一两次特别话语的供应,为着建立一处可以作为模型的召会—帖前一3、4。
叁 就着我们所受的教导来说,尽话语职事需要有特别的启示和引导,而且必须有负担与托付;然而,按照我们实际的情形来看,大多是为了需要而讲道,少有因着重担和托付而讲道—太五3:
一 一面是因着召会的需要,如同新约的使徒们因着召会有某种光景,就写书信来应付并供应召会的需要—太五3。
二 一面是话语职事者必须有其负担和异象,今天我们面对召会的贫穷和软弱,应该迫切的到主面前去寻求负担—太五3。
三 弟兄会堕落不是因着罪,乃是因着骄傲—太五3:
1 他们骄傲是因为在圣经的知识上富足,在道理上正确;但是,他们对主缺少主观的经历,也缺少活的信心—太五3。
2 他们有头脑的知识和道理,灵里却没有光,末了就落到极其贫穷的地步;所以,我们不能骄傲,骄傲一点用处都没有—太五3。
四 早期台北召会的人数并不多,但召会的见证却是刚强而丰富的;后来人数繁增得相当快速,可惜人数的繁增并没有带进召会刚强的见证与基督丰富的扩增—太五3。
肆 这迫使同工和长老们在主面前谦卑下来,再没有像先前那样满了把握;需要同工们多花心思来照顾,使召会不仅在人数上繁增,也能有刚强的见证—太五3。
职事信息摘录:
话语职事要注重灵与生命
问:我有两个问题想提出来交通。第一,我们在召会中服事话语,若讲说有关圣经的教训、道理和一些勉励、安慰的话,圣徒们都相当有反应;然而,我们若对圣徒们讲到生命的经历,他们的反应通常比较弱。对于这情形,我们该怎么办?第二,倘若我们自己缺乏生命的经历,如何向人讲说我们本身还未经历过的事?
答:要知道,圣经有其中心、根本的东西,也有其外围、枝叶、皮毛的东西。许多基督徒读圣经,往往只读到表面的枝节和皮毛,诸如,苦难的安慰、道德的劝勉、处世的教训和宗教的热心等。然而,圣经的中心,圣经的根本,就是神要在祂儿子里面来作人的生命。因此,在召会中所有话语的供应,都应该联于神来作人的生命,好叫人得着神的生命,并且凭这生命、靠这生命而活在神面前。
原谅我这样说,基督教整体话语的供应并没有以生命为中心。即使他们用圣经的话叫人得着一些益处和帮助,但那并不能达到神的目的。为这缘故,我们在召会里讲论有关安慰、劝勉、教训的话,都必须配合生命;因为这些话乃是在生命里,目的是要将神的生命调和到人里面。再者,我们讲解圣经,必须越过那些表面的枝节、皮毛,进入深处,才能摸着圣经的灵,接触到圣经的核仁,帮助人认识圣经的要素。
此外,人尽话语职事时所讲的,绝不该受限于自己的经历,乃要超过自己的经历。按照圣经记载,不论是旧约的申言者或是新约的使徒尽话语的职事时,有时必须传讲超过他们所经历的事。譬如,使徒约翰写到新耶路撒冷,显然就是超过他的经历。(启二一~二二。)使徒保罗也不完全是照着他自己的经历来写书信。若是使徒们只按照自己的经历来写书信,神的话语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。一面,我们不应该装假;但另一面,按照我们所得的启示和异象来说,我们必须忠于从主所领受的,传讲自己还未经历的事。
就这面的意义说,我们尽话语职事总是在经历以先。作话语出口的人若是刚强、丰富,他对真理的看见定规超过他生命的经历;超过得越多,就越刚强、越丰富。然而,这不是说他可以没有经历;他的经历总得跟上去。如果他的经历不跟上,真理的水准也定规不会升高;真理的水准要高,一定要有生命的经历。因此,一个服事话语、作话语出口的人,必须竭力追求认识真理,并在生命上有长进。为这缘故,我们需要祷告并寻求,直到我们所传讲的真理成为自己的经历。
有时我们会担心人听不懂我们所传讲的,就降低信息的水平来俯就人;这样作并不合式。比方,哥林多召会有分裂、犯罪、混乱、滥用恩赐等十一个难处,但保罗一点没有降低他的说话来俯就他们,反而指责、暴露并对付他们,目的是要叫他们转向并注重基督。保罗传扬关于基督高超的启示,也看重经历基督,他在哥林多后书说到他如何深刻并丰满的经历基督。保罗可以说是完全被剥夺,被拆毁了。他被逼到一个地步,自己毫无办法,被压太重,力不能胜,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。(一8。)因此,他不再信靠自己,(9,)也不靠属肉体的智慧。(12。)他从肉体里出来,脱离了魂,也脱离了自己,完全进入灵里。在这卷书里,保罗对基督的经历乃是深刻的。
尽话语职事最重要的是灵要活。无论传讲的内容是深或浅,听的人懂或不懂,尽职事者的灵一定要活;灵释放了、刚强了,灵就能出来摸着人的灵,也才能将生命供应给人。譬如,这次在香港有一位弟兄告诉我,他是十一年前在广东,听我讲生命造就信息得救的。所以,不要以为福音是一件事,真理又是另一件事;我们对人传讲真理,就是传福音。真理就是福音。不论我们传福音,或是在属灵生命上造就弟兄姊妹,都要释放我们的灵,摸着人的灵,这样才能使人得着神的生命,并在生命里长大。
在山东烟台有一位弟兄,自一九三三年起就与我们来往,并在物质方面相当扶持我们。在这之前,他在山东烟台办了一个查经处,其中所有的开支都是由他负责。尽管他也参加我们的特会,听了很多信息,但总是无法走主恢复的道路。他的女儿在我们中间聚会,他也喜欢送女儿到我们中间受造就;譬如,我们在上海举办特会,他会送女儿来参加。他在自己的查经处每周讲三、四次道。一面,他是大公司的经理,忙于经营事业;另一面,他也热心于基督教事工,独资兴建数间礼拜堂,聘请牧师讲道。
一次农历年期间,他来到我们中间听福音,一连听了八次,之后就转到我们中间,走主恢复的道路。他告诉我,从前他以为只要道讲得对就够了,如今他看见,道还要讲得活才行。之后又来对我说,查经处的工作是死的,不会有什么结果,所以他不作了,要把整个查经处都送给我们。我们回复他说,“你的心意很好,然而因你的查经处已经有了其他的名分,负责弟兄们祷告之后,觉得不能接受查经处的产权和契约,这原则就好比旧约里祭司不可娶寡妇为妻一样。(结四四22。)况且,还有其他人在争这个查经处。”按照一般人天然的反应,这位弟兄可能被我们冒犯而不愿再与我们交通;但是感谢主,他没有离开,仍然留在我们中间,继续走主恢复的道路。
既然我们不接受查经处的产权,查经处仍旧给原来的团体使用。一九三三年,倪弟兄访问烟台。这位弟兄听了倪弟兄的道之后,里头豁然开朗,决定将查经处收回来。那时他正经历一个大的试炼。他大多数的钱都托给朋友开银行,但是朋友作了投机生意,结果使他负债累累,几乎破产。许多人来看望他并安慰他,都无法帮助他。对他而言,多数人的劝勉不过是死的教训;但倪弟兄所释放的信息,却使他得着释放,从试炼中蒙拯救。后来他见证说,当时他的光景犹如一颗大石落到海里,尽管岸上有许多朋友为他着急,但都救不了他,就连牧师对他讲道也丝毫供应不了他。然而,倪弟兄的信息如同从天而来的一只手臂,将他从水里救到岸上,帮助他冲过了难关。此后,他对查经处的工作产生了疑惑,一再地思考:到底查经处的工作是为了什么?是要给人死的教训呢,还是要给人活的灵、生命的活话?我举这个事例,目的是要让同工们清楚看见,我们所讲的道是深或浅还是其次,最重要的是要有灵和生命。对听道的人来说,尽话语职事者的灵活不活,与供应人生命有相当大的关系。
工作的开展重在召会的见证
问:关于工作的开展,目前我们该注意什么?
答:我们必须看见,主恢复中工作的开展与差会是有分别的。我们不是单单为了开展工作而开展,我们的重点是要作主的见证。我们必须为着恢复主的见证而开展工作。虽然直到如今基督教仍然反对我们,但他们因着受我们见证的影响,也有了一些的改变与进步。譬如,三十年前,许多基督徒连得救的证实都不清楚,今天都清楚了;三十年前,在基督教里爱主、奉献的人很少,今天却有许多人渴慕属灵、寻求主并爱主;三十年前,基督教里完全看不见圣灵的权柄,连交通、造就、擘饼等用辞都没有,彼此不称弟兄,乃称教友,甚至有人对我们中间弟兄的称呼都加以反对;今天就不一样了。
我们不敢说,基督教有这些改变都是从我们学习的,但有相当多是受我们见证的影响。基督教虽然反对我们,但同时又传讲、使用我们的信息和出版的文字。因此,论到工作开展与见证的关系,首先要注重的是见证,其次才是开展。
一个地方召会的见证必须刚强而丰富,才能将生命涌流出去。一般来说,基督教开展的作法,是借着安排、分堂、任命牧师等组织的方式;然而,使徒行传启示召会扩展的原则,乃是借着丰富、刚强、满溢的见证,将生命涌流出去。譬如,召会从耶路撒冷扩展到安提阿,就着当时来说,两地的距离非常遥远,但因着召会的见证是刚强、丰富的,生命就能满溢而向外涌流,产生召会的扩增。
今天不可讳言的,我们看见并承继了历代所恢复真理的亮光,也认为必须在工作上有所开展。但如果我们的光景是贫穷、软弱的,怎能忠信的承继主的恢复?若是我们不忠信,主的恢复可能转移到别人身上,我们就会失去承继主恢复的权利。另一面,我们不该因着有真理的亮光而骄傲;如果我们骄傲,就会变为无用。
新约圣经里,希腊原文用两个字说到“话”:一个是“娄格斯”(logos),一个是“雷玛”(rhema)。“娄格斯”是指记载在圣经里常时的话,乃是客观的话;“雷玛”是圣灵在人里面启示并说出来的话,乃是即时、应时并主观的话。五百年前,路德马丁(Martin Luther)所说因信称义的话,有人承继下来并予以出版,但这些话对我们不该只是娄格斯,也必须成为雷玛。通常基督徒所听见的道有两种:一种是传讲“娄格斯”,就是传讲圣经所记载之神的话;另一种是传讲“雷玛”,就是传讲圣灵在人里面所启示,即时说出来之神的话。我们必须先得着神常时的话,并学习借着祷告,使神将祂常时的话转变成即时的话,让祂的话在我们里面活泼、有能的作工并运行。
如今基督教也采用我们的辞汇,诸如弟兄、姊妹、造就等,甚至将“主日崇拜”更换为“主日聚会”。然而,我们需要用我们的见证来影响他们,并用我们所承继真理的亮光来供应生命。倘若我们的见证是刚强、丰富并满溢的,自然会带进开展。这三十年来,我们所得着真理的亮光是强的,但我们仍然缺少实际的见证。为这缘故,主允许我们受到一些击打、艰难和试炼,好使我们的光景能与所承继真理的亮光相配。按照我的观察,现今基督徒的光景,如同散落在各地的材料,再好一点的,犹如许多材料堆在一起,却没有建造在一起,因此召会的建造还无法在地上实际的出现。
主在我们中间赐给我们许多真理的亮光和启示,但我们的属灵光景仍旧是软弱的。如果我们不够丰富、刚强、满溢,则工作的开展只会叫我们更软弱。虽然我们可能有二、三十位同工,但若都是平庸、不活、不刚强、不丰富、不满溢,甚至是没有干劲的;这样,即使有再多的同工也没有用。反之,一处地方召会如果是刚强、明亮的,该处召会的见证和光景也必定是健康的,能够一直扩展出去。
对于今后工作的方向,主给我感觉要多留在台湾,少出外作工。当然,与西方的基督徒有交通是好的,然而根据去年到西方国家访问、观察的心得,目前我们还无法与他们有太多的接触与交通,因为我们本身还不够强。按照我的观察,凡是西方在属灵上能帮助我们的,我们早已领受了。我说这话并不是骄傲,这好比学生已修完一门课程,若再修一次,不过是重复,并不能帮助他们更进步。反倒是我们有许多方面足以成为西方基督徒的帮助;然而,他们的优越感太强,缺少虚心学习的态度。总之,若要与他们交通,我们受的亏损可能大过于得的益处;换句话说,就是赔的比赚的多。作生意的人都知道,赔钱生意不该作。因此,在与西方圣徒的交通上,我们必须有智慧。即使有交通,也要在自然、合宜的气氛下进行,不必刻意、勉强去作。
另一方面,我们虽然扩展得快,但属灵光景却仍然很弱;这样,就不容易有明显的见证与彰显。所以我们要着重地方召会的实质和见证。这一次我回台湾,主的灵似乎提醒我:“要拆旧建新。”因此,我们在台湾大传福音,目的不是为了扩充,乃是为了加强召会的见证。每周我们会有一两次特别话语的供应,为着建立一处可以作为模型的召会。这或许对海外和西方基督徒会更具有影响力。台北召会虽然人数众多,若是本身不够刚强,再扩展出去就会显得更弱,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台北召会的见证。然而,这既不能用人力推动,也不能用人工制止,乃必须在生命中往前。
话语职事的负担
问:就着我们所受的教导来说,尽话语职事需要有特别的启示和引导,而且必须有负担与托付;然而,按照我们实际的情形来看,大多是为了需要而讲道,少有因着重担和托付而讲道。请问这样的光景正常么?
答:从新约各卷书信我们看见,因着召会有某种光景,使徒们就写书信来应付并供应召会的需要。当然,就某种意义说,使徒们必须有其负担和异象;然而,就另一面来说,书信是因应召会的需要而产生,这乃是正常的。
同工们背负话语职事的责任,事关重大。今天我们面对召会的贫穷和软弱,应该迫切的到主面前去寻求负担。虽然在召会中有主的祝福,但召会的见证不够强,离主的目标差距甚远。因此,我们必须迫切的寻求主,才能背负话语职事的责任;否则过不了多久,我们有可能会重蹈弟兄会的覆辙。
弟兄会堕落不是因着罪,乃是因着骄傲。他们骄傲是因为在圣经的知识上富足,在道理上正确;但是,他们对主缺少主观的经历,也缺少活的信心。他们有头脑的知识和道理,灵里却没有光,末了就落到极其贫穷的地步。所以,我们不能骄傲,骄傲一点用处都没有。我们必须灵里贫穷,(太五3,)不仅对主的话有客观的认识,也要对主有主观的经历。同工们都该迫切到主面前寻求负担,以担负话语职事的责任。在这一方面,香港和马尼拉召会都必须加强。
早期台北召会的人数并不多,但召会的见证却是刚强而丰富的。后来人数繁增得相当快速,可惜人数的繁增并没有带进召会刚强的见证与基督丰富的扩增。这迫使同工和长老们在主面前谦卑下来,再没有像先前那样满了把握。这好比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,父母有心就能把孩子照顾好。但一个家庭若有十个孩子,吃饭时饭不够吃,睡觉时床不够睡,这就需要父母花心思来照顾并解决。今天,召会的情形也是如此,需要同工们多花心思来照顾,使召会不仅在人数上繁增,也能有刚强的见证。
讲于八月十四日早上
(李常受文集一九五九年第二册,关于生命与事奉的问答交通,第四章)